中信建投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应瑛近日在一场研讨会上指出,香港推动稳定币发展的同时,数字人民币的推进并不会构成直接竞争关系。相反,两者有望通过“货币桥”与“链上支付”的协同机制,共同构建一个更高效、去美元化的全球支付网络。这一观点为当前关于数字货币之间是否存在排他性竞争提供了全新视角。
应瑛认为,香港稳定币的推出以及即将发放的相关牌照,将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新兴加密生态的重要桥梁。在全球多极化、去美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构建更加多元、去中心化的跨境支付体系。特别是在“货币桥”(mBridge)项目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多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和香港稳定币在技术和制度上正逐步打通,有望形成合力,提升亚洲金融市场的自主支付能力。
与此同时,应瑛也提到RWA(Real World Assets,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是未来金融资产数字化的重要方向。RWA代币化不仅限于为资产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链上化操作改造现有的资产登记、流转和定价体系,重塑全球金融资产的定价规则。这将颠覆传统金融体系中以美元为核心的价值衡量标准,也可能使更多新兴市场的资产实现国际流通与定价权的提升。
在香港稳定币监管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行业将面临结构性变革。应瑛指出,随着监管体系日趋清晰,证券公司及金融机构将迎来一波确定性改造机会。首先,券商的IT系统必须适应链上资产管理、虚拟资产交易与清结算的新模式,这将带动新一轮的技术系统建设和服务更新。其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钱包管理、身份验证、反洗钱系统等配套环节也将成为技术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
应瑛同时强调,香港作为亚洲主要的金融和科技中心,其稳定币相关政策试点具有示范效应。如果相关制度建设成功并在区域内复制推广,不仅将吸引大量金融科技企业落地香港,还将增强其在全球数字金融中的话语权。
总体来看,随着数字货币和真实世界资产逐步融合,全球金融格局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在这一进程中,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RWA代币化将共同构成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三大支柱。而香港在这一场全球金融体系重塑中的角色,也正变得越来越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