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告,经中美双方协商确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2025年7月27日至30日访问瑞典,并与美方代表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会谈。这是自今年6月5日两国元首通话达成共识以来,经贸层面最新的重要进展,显示出中美双方致力于通过机制化对话推动务实合作的意愿。
商务部指出,本轮会谈将在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框架下进行,双方将围绕两国经济合作中彼此关切的问题展开深入磋商。此次对话将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努力为两国经贸关系注入更多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此前在6月5日,中美两国元首通过电话进行了重要沟通,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坦率、建设性交流,并强调双方应保持各层级对话沟通,特别是在经贸、气候变化、科技交流等重点领域强化合作。此次何立峰副总理赴瑞典出席经贸磋商,即是将元首共识进一步落地的关键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经贸关系正处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涉及关税壁垒、供应链安全、产业政策、技术出口限制、数字贸易规范等诸多敏感议题。美方近期对中国产品的某些技术限制和出口管制举措引发中国方面密切关注,而中国则持续强调维护多边贸易秩序、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预计在本次会谈中,这些议题将成为核心议程。
瑞典之所以被选为本轮对话的举办地,一方面由于其作为中立国家在地缘政治中扮演着协调者角色,另一方面也体现中美双方希望为磋商营造更加平和务实氛围的共识。外界普遍关注此次会谈是否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为中美关系整体缓和带来积极信号。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面对全球通胀压力未消、供应链重构持续推进和AI技术带来的国际分工变化,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在经贸领域的协调合作不仅影响彼此国民经济发展,也将对全球市场信心构成深远影响。
当前,市场普遍期待此次经贸磋商能够在稳定中美贸易关系、缓解技术摩擦、推动跨境投资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为未来开展高层互访和战略对话奠定基础。
总体而言,此次何立峰赴瑞典出席中美经贸会谈,是中美经济高层交流的重要信号,也是全球市场关注的关键事件之一。随着对话机制的常态化推进,未来两国在数字贸易、绿色发展、金融服务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