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美国最大银行之一摩根大通正研究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加密货币金融创新举措——以客户持有的加密资产作为抵押,发放传统贷款。这一动向不仅显示摩根大通正在深化其对加密资产市场的介入,也可能预示着整个传统金融体系对数字资产态度的重大转变。
据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大通的计划仍处于早期评估阶段,具体实施时间表未定,但最快可能于2026年正式上线。若最终落地,该政策将允许客户将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资产作为抵押物,申请由摩根大通发放的美元计价贷款。这类加密质押借贷业务,目前主要由Coinbase、Genesis、Nexo、Aave等加密原生平台开展,而摩根大通若涉足此领域,无疑将为这一市场带来巨大的主流化推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此举代表着其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态度的重大转变。早在2017年,戴蒙曾公开称比特币是“一场骗局”,甚至表示其唯一用途是服务于“毒贩和杀人犯”。而如今,该银行却在评估将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纳入其信贷体系,这背后是加密市场逐步成熟和传统金融对区块链技术认知深化的结果。
此外,这一动向还可能受到美联储、SEC等金融监管机构态度的影响。近年来,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市场采取逐步明确化的政策态度,包括稳定币管理、ETF审批和KYC合规要求等,使得大型金融机构逐渐看到了合规参与的可能性和商业机会。
从客户角度看,若摩根大通推出该服务,将为持有加密资产的用户提供一个在不出售资产的前提下获取流动性的路径,降低了投资者在牛市中抛售获利的压力,也可能提升加密资产的“金融工具化”程度,使其功能从投机标的转向融资工具。
不过,这项计划仍存在不少不确定性。加密资产价格波动剧烈,对传统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是挑战;此外,资产托管、抵押品清算机制、监管许可等技术与政策问题仍需细化。摩根大通方面对此消息拒绝置评。
整体而言,摩根大通的这一探索无疑是在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融合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如果落地,将可能引发华尔街其它机构跟进,进一步推动加密资产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也再次说明,加密货币正在逐步从边缘资产走向主流金融的中心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