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0xLayman,ChainCatcher
2025年3月24日,LnfiNetwork宣布推迟TGE,此前LnfiNetwork存在延迟发布其核心产品的经历。
着眼当下BTC生态项目现状,LnfiNetwork的延期,亦是市场波动与行业疲态之下整个生态困境的缩影。
延期背后的信任危机LnfiNetwork(前身为NostrAssets)作为一种BTCLayer2.5解决方案,旨在将Web3和代币化引入闪电网络,推出相应DeFi解决方案。
然而,项目此次延期未就重启的具体时间、额外需要准备的工作内容或对早期参与者的补偿方案等方面作出明确说明,仅给出「市场条件不佳」的说辞。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4年8月7日,项目方曾以同样的「市场低迷」为由延后了其核心产品LNBridge和LNExchange的发布。
在BTC生态发展普遍缓慢、投资者心态愈发谨慎的环境下,LnfiNetwork这样「屡次延期且理由模糊」的行为难免进一步消耗社区信任。即便其过去曾吸引HashKeyCapital、UTXOManagement、CMSHoldings、WaterdripCapital等机构的种子轮投资,也不足以掩盖社区关于项目方执行力不足、信息披露不及时等问题的讨论。
愿景与现实错位尽管3月底市场似有回暖,但LnfiNetwork等BTC生态项目所处的尴尬境地,或许才是其再次推迟TGE的更深层原因。
在本轮市场上升周期的后半程,市场焦点更多集中于短期投机资产如memecoin,这使得比特币生态的整体吸引力遭到进一步削弱,也让LnfiNetwork等一众BTC生态项目的长期DeFi愿景与当下市场氛围显得格格不入。
Dune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4日,BTC生态的日交易量达到约48.36万笔,其中常规BTC转账约28.14万笔,占比58.2%;Runes协议的日交易量约为15.68万笔,占比32.4%;BRC20代币日交易量约为4.46万笔,占比9.2%;铭文(Inscriptions)日交易量仅为807笔,占比0.2%。
相较于去年同期日交易量一度超过100万笔的峰值(其中Runes协议单日最高交易量曾达到60万笔以上),当前BTC生态整体交易量回落明显,同比下降约53%。
具体而言,Runes协议的交易量从2024年高峰期约60万笔/天大幅下降到目前的约15.68万笔,降幅超过70%。而BRC20代币虽然一度受memecoin热潮推动实现交易量增长,但近期日均交易量维持在4至5万笔区间,并未能持续带动整体生态的活跃度。铭文(Inscriptions)类交易几乎消退,仅占总交易量的极小部分(不到1%)。
整体来看,比特币链上交易更多回归以常规BTC转账为主的状态,反映出市场在经历短暂的memecoin及新兴协议热潮之后逐步回归理性,投机性交易活动占比显著减少。
生态共困LnfiNetwork的困境并非孤例,其TGE的推迟,也折射出整个BTC生态项目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尽管Layer2及相关解决方案曾被市场寄予厚望,希望提升比特币网络的扩展性和功能性,但技术突破之路依旧布满荆棘:部分DeFi协议增加了生态复杂性,需在安全性与易用性之间取得平衡;闪电网络可能存在流动性不足与中心化风险;Layer2方案虽提升了可扩展性,但在真正实现高吞吐量、低费用并确保桥接安全及用户友好性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BTC生态项目不仅受限于技术瓶颈和市场波动,还需面对来自用户与社区的信任问题。经历了市场多年发展后,用户对新项目的态度变得更加审慎。
在项目数量增多且延期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即使机构资金持续流入推动市值增长,投资者的参与速度却在放缓,相较于投入风险更高的BTC侧链或DeFi项目,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比特币以寻求价格上涨带来的稳定收益。
据ChainCatcher不完全统计,在BTC生态项目中,绝大多数项目的月度TVL变化都呈现负增长。这表明在统计周期内,BTC生态项目整体的资金流入情况并不乐观,普遍呈现出负增长态势。
纵使BTC生态仍具备先天的共识优势,但若无法在新技术落地与用户信任间找到平衡,那么包括LnfiNetwork在内的众多项目,或将在市场波动与行业疲态中进一步沉沦。